Jump to the main content block

Microbiome and Mucosal Immunity

一、課程名稱: 

中文: 微生物菌相與黏膜免疫疾病

英文: Microbiome and Mucosal Immunity

二、課程對象:  醫學院與生科學院研究所以上學生。

三、課程性質:  2 學分 (選修)

四、課程簡介:

微生態是指特定環境或者生態系統中全部微生物,包括其細胞群體、數量和全部遺傳物質(基因組),它界定了涵蓋微生物群及其全部遺傳與生理功能,其內涵包括了微生物與其環境和宿主的相互作用。微生物種類繁多、數量巨大,廣泛分佈于自然生態和人工環境中。微生物組研究是當前國際科技重要前沿領域,已廣泛用於人體健康、生態環境、能源、工農業等領域,對於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到巨大推動作用。自本世紀初以來,世界主要國家均高度關注微生物組相關研究,美國、歐盟等先後有多個科技計劃支撐微生物組相關研究。廣泛分佈於各大環境介質和生命圈的微生物種群具有高度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形成多樣複雜的微生態體系,其中人體微生態研究是重要領域。人體微生態以研究人體共生微生物數量、種類、基因組及其與人體生理、病理及免疫機制相關性為主要研究領域。人體共生微生物數量是人的體細胞數量的10倍,基因數量約為人類的150倍,主要分佈在人體的胃腸道、口腔、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表面黏膜部位。因此微生物菌相與黏膜表面的先天免疫 (innate immunity) 的交互作用平衡與失衡,也是維持身體健康或發炎的重要因素。既往大量的研究表明,共生人體微生物可至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影響人類健康:(a) 調節人體免疫系統; (b) 重建人體菌群平衡,抗感染; (c) 影響人體代謝; (d)調節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微生物菌群的紊亂 (dysbiosis) 也與黏膜發炎性疾病,例如,過敏性疾病,氣喘,慢性肺阻塞(COPD),慢性腸發炎(IBD),肥胖,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密切相關。因此以腸道微生態為典型代表的人體微生態研究是當前國際生物醫學研究熱點領域,重點聚焦人體微生態平衡及其與多種重大黏膜發炎慢性疾病間的相互關係。但由於人體微生態本身特徵及其與疾病關係過於複雜,目前相關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但隨著宏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等組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體微生態相關研究正得以快速、深入、系統的推進。當前全球疾病負擔的80%以上均為慢病,因此以人體微生態為研究切入點,研究人體微生物在疾病與健康過程中的動態變化,闡明微生態失衡與代謝、黏膜免疫(包括先天與後天免疫)調控、腸-腦,腸-肺,腸¬腎軸線反射中的網路作用關係及其在腫瘤、消化系統疾病、代謝系統疾病、神經精神系統疾病等多種慢性病的發生、發展中的作用機理,推進醫學轉化研究,為相關慢病的治療和預防提供新的路徑,並開發對應的微生態製劑和藥品,從而有效降低全民慢病負擔,提升總體健康水準。

五、課程內容

  1. Overview of microbiome and mucosal immunity
  2. Human microbiome project introduction
  3. Metagenomic analysis methods
  4. Metagenomic analysis data interpretation
  5. Innate immunity and mucosal immunity
  6. Human microbiome and immune development
  7. Microbiome and allergic disorder
  8. Microbiome and metabolic disorder
  9. Microbiome and skin disorder
  10. Microbiome and lung diseases
  11. Microbiome and neurological disorder
  12. Microbiome and cancer
  13. Gut microbiome and fecal material transplantation
  14. Prebiotics, probiotics and bacterial therapy
  15. Paper discussion
  16. Paper discussion
  17. Paper discussion
  18. Discussion

六、課程實施方式:講義、期刊討論與微生態生物資訊操作

七、課程負責人:

王志堯教授 5604

蕭瑷莉教授 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