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祥-中文報告
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專題討論中文報告
碩二 S46934031 陳銘祥
Eater, a transmembrane protein mediating
phagocytosis of bacterial pathogens in Drosophila
Christine Kocks and R. Alan B. Ezekowitz, et al
Cell, 123, 335–346 (2005)
摘要:
吞噬作用是ㄧ個複雜且在演化中具有高度保留性的機制,藉此來在第一線清除外來的入侵者,然而吞噬細胞也透過複雜的receptors來協同辯認微生物,而在本篇中,作者找到了一個膜蛋白的分子,稱之為Eater,對於吞噬細胞要對細菌做吞噬作用ㄧ個重要的分子,稱之為Eater,首先,作者利用RNAi將eater gene knocking down之後發現相較於對照組,其與細菌結合能力與吞噬能力顯著降低;接著分析此蛋白質的胺基酸序列發現,Eater為一個具有32 EGF-like repeats,先前研究有發現這類的receptor,可能在receptor-ligand結合上扮演重要角色,經由bacterial binding assay,作者也確實看到在N-terminal 1-199胺基酸能直接與細菌結合。另一方面,作者發現此基因表現的分佈,無論在larvae 或是adult flies,只在hematopoietic lineage(lymphoid organ, plasmatocytes, et al.)表現。最後,作者改造出eater null flies來研究此蛋白質對於在感染時期的重要性,他們發現對於革蘭氏陽性以及陰性菌而言,eater null flies在吞噬heat-killed bacteria的能力都較wild type來的弱,並且此種flies對於細菌感染的存活率也大大降低,顯示Eater在果蠅系統中,對於辨認細菌並進行吞噬作用扮演重要的角色。
實驗結果:
1.
作者利用RNAi的方式將eater knocking down發現其對於細菌的吞噬作用與結合能力大大降低。
2.EATER胺基酸結構分析:
胺基酸結構的分析發現此膜蛋白具有32 EGF-like repeats。
接著利用Bacterial binding assay發現-terminal1199 amino acids可以直接與細菌結合。
3.Eater 表現的分佈位置:
作者發現eater 表現的位置皆在hematopoietic lineage(lymphoid organ, plasmatocytes and so on)。
4.Eater null flies對細菌感染的存活率降低:
|
最後作者在Eater null flies的實驗中,缺乏Eater表現的果蠅對於細菌的吞噬能力降低,同時對於細菌感染的感受性增加。
結論:
在本篇實驗中作者群發現了這個蛋白質Eater對於果蠅吞噬細胞對於細菌的辨識上扮演重要角色,雖然目前作者仍沒能在哺乳動物細胞上,以胺基酸序列分析,找到相似序列的蛋白質,但若其真為演化中被保留下來的功能,仍有可能在哺乳細胞中有相同功能的蛋白質扮演相似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