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中文報告-邱意晴

最後更新日期 : 2015-11-06

HIV-1感染相關的腸道菌群改變

論文:Catherine A. et al. 2014. Alterations in the gut microbiota associated with HIV-1 infection. Cell Host & Microbe 14, 329–339.


 


報告者:邱意晴              時間:13:00~14:00, Nov. 19, 2014

講評老師:王憲威教授               地點Room 601


 


摘要:

 HIV是ㄧ種慢性的感染病毒,會引起AIDS疾病,HIV感染誘發腸內相關淋巴組織的嚴重傷害,造成可控制gut microbiota生長的Th 17 cell大量損耗,健康人的gut microbiota可和免疫系統相互平衡,此篇作者想去探討HIV感染造成gut microbiota的何種改變,以及是甚麼免疫因素去驅使改變,還有這些改變對於腸道疾病有沒有含義。

  作者先分析糞便檢體中的16S rRNA序列,他們發現HIV感染的檢體中gut microbiota的組成有極具特色的改變,也發現經由antiretroviral therapy (ART)的治療沒有辦法讓HIV感染的檢體中gut microbiota的組成回復成HIV- negative時的型態,以統計學的分析結果來看,發現在HIV慢性感染且沒接受ART治療的人gut microbiota傾向於Prevotella的相對菌量較多,Bacteroides的相對菌量較少。基於這樣的發現,作者將他的這篇研究與其他兩篇文獻做比對(1)對於MalawiVenezuelaU.S.A.這些國家的人的gut microbiota進行的一項調查。(2)篇研究美國健康的人長期飲食習慣的不同,造成他們的gut microbiota呈現Bacteroides- richPrevotella – rich 兩種enterotypes。比對結果顯示,HIV感染的病人gut microbiota的組成與MalawiVenezuela這兩種農業社會國家的人的gut microbiota組成較HIV- negativegut microbiota組成相似。除此之外,作者還想去看HIV- associated microbiota的改變和免疫功能失調之間的關係,因此他們藉由將細菌裂解物和來自HIV- positiveHIV-negative的血液一起培養,並觀察T cell proliferation和發炎反應的情況。

  作者認為未來做類似的gut microbiota研究,須考量許多的因素,像是不同文化、飲食習慣、疾病的狀態都要考慮到,由於以上這些因子的改變都會影響gut microbiota的組成,文中提及Bacteroides 這個屬的菌,似乎扮演幫助免疫系統回復、減低腸道發炎反應的角色,而ART的治療只能夠抑制HIV的疾病進程,但其無法將gut microbiota回復成健康時的gut microbiota的功用,有時甚至ART治療會加重腸道發炎的情況,因此,讓我有了以下的想法,如果今天給予HIV病人ART治療的同時,也給他Bacteroides當作益生菌,也許病人在接受ART治療時的腸道發炎反應、相關的腸道疾病可以減緩或抑制發生。

 

參考資料:

1.     Brenchley, J.M., Schacker, T.W., Ruff, L.E., Price, D.A., Taylor, J.H., Beilman, .J., Nguyen, P.L., Khoruts, A., Larson, M., Haase, A.T., and Douek, D.C. (2004). CD4+ T cell depletion during all stages of HIV disease occurs predominantly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J. Exp. Med. 200, 749–759.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