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報告-蔡孟暄
肥胖誘發的腸道菌叢代謝物會透過衰老相關的分泌物去促進肝癌
論文:Shin Yoshimoto, Tze Mun Loo, Koji Atarashi, Hiroaki Kanda, Seidai Sato, Seiichi Oyadomari, Yoichiro Iwakura, Kenshiro Oshima, Hidetoshi Morita10, Masahisa Hattori, Kenya Honda, Yuichi Ishikawa, Eiji Hara, Naoko Ohtani, Obesity-induced gut microbial metabolite promotes liver cancer through senescence secretome. Nature. 499:97-101 (2013)
報告者:蔡孟暄 講評老師:林威辰老師
時間:15:00~16:00, Sep. 25, 2013 地點:教室601
摘要:
全球的肥胖發生率都有逐漸上升的趨勢,並且肥胖被認為是促使癌症的危險因子之一。目前有許多現象被指出參與在肥胖相關的癌症中,但其機制都還不清楚,其中,研究指出發炎前驅物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介白素-6 (interleukin-6, IL-6),會促進肥胖者得到癌症的風險。同時IL-6也是衰老相關的分泌性蛋白(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 SASP)中的主要成分之一,SASP也被報導會促進癌症發展,因此本篇論文的作者提出SASP可能參與在肥胖相關癌症的機制中。在這篇研究中,他們使用了可以用冷光偵測衰老的老鼠為實驗模組,餵食牠們吃高脂肪飲食或正常飲食,同時將這兩群老鼠接受化學致癌物的刺激,在這樣的實驗設計下,只有餵食高脂肪飲食的肥胖老鼠得到肝癌,並且在肝臟發現衰老相關的指標因子的表現,另外他們也在基因肥胖老鼠中發現相同的結果。作者更進一步去研究,發現只有在肝腫瘤中的星狀細胞有衰老現象,並且表現DNA損害的指標因子、IL-1β所誘發的SASP因子(包含IL-6, Gro-α, CXCL9)。特別的是作者們還發現因為肥胖而改變的腸道菌叢及其代謝物:脱氧胆酸 (deoxycholic acid, DCA),是肥胖促進肝癌的主要關鍵。利用主要清除格蘭氏陽性菌的萬古黴素處理老鼠後,會抑制由肥胖飲食誘發的SASP和肝癌發展。同時,血清中的DCA和會產生DCA的腸道梭菌屬XI在餵食高脂肪飲食的老鼠中都有增加的現象。為了證明DCA的重要性,作者也外加DCA給老鼠,發現會促進星狀細胞的衰老以及肝癌發展,而減低DCA的表現則會抑制這些現象。總結本篇研究的重點就是肥胖會改變了腸道菌叢相,因此造成DCA的含量上升,進而促使SASP因子的表現,最後加速的肝癌的發展。因此,本篇研究為肥胖、腸道菌叢及癌症三者之間的關聯性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解釋。
參考資料:
1 Khandekar, M. J., Cohen, P. & Spiegelman, B. M.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cancer development in obesity. Nature reviews. Cancer 11, 886-895, (2011).
2 Coppe, J. P. et al. Senescence-associated secretory phenotypes reveal cell-nonautonomous functions of oncogenic RAS and the p53 tumor suppressor. PLoS biology 6, 2853-2868, (2008).